廣安市百善堂養老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老師18108124977;羅老師:166 8308 2999
地址1:岳池縣齊福鄉伍家河村三社;
地址2: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陽光西岸6-2-102
“空巢老人”現象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翱粘怖先恕爆F象在如今農村地方是普遍存在的。老人們的子女一般都是外出打工,農村只剩下孩子和老人,這樣不僅僅有“空巢老人”現象的產生,同時也還有“留守兒童”現象的存在。農村的“空巢老人”一般可以分為夫婦雙方居住的“空巢老人”、孤老獨居的“空巢老人”以及只有老人孩子居住的“空巢老人”?!翱粘怖先恕爆F象的出現成為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難題。而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又是重中之重,所以切實關懷空巢老人,完善農村養老制度,使得老人們真正的安享晚年生活,成為新農村改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方面。
一、農村“空巢老人”養老的現狀
據民政部門統計,截止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到2.3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6.7%,其中大約60%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農村,農村的養老問題需求強烈而迫切。
(一)“空巢老人”養老現狀之醫療
大部分農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況是子女外出打工,其余的都是子女外出求學,子女在外經商,子女在外定居。農村的“空巢老人”大多數都是自己種地養活自己,他們很******人去養老機構來解決養老問題,而且有的“空巢老人”甚至要負擔孫子孫女的撫養費用,因此“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非常的重要。子女不在身邊,老人們生病***醫***會不及時,會導致病情的加劇,雖然老人們有農村合作醫療,但是空巢老人的經濟并不寬裕以及子女不在身邊,看病貴、看病難仍然成為一個難題。
(二)“空巢老人”養老現狀之經濟收入
農村的青壯年外出打工是為了改善家里的經濟生活狀況,外出打工也能獲得少部分的經濟收入,所以子女所能負擔父母的養老費用不得不較少,大多數“空巢老人”還需要靠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養活自己,有特殊情況的還需要撫養孫子孫女,為子女減輕負擔。
(三)“空巢老人”養老現狀之心理狀況
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是種地,做一些簡單的農活,他們勞動了一輩子,老了之后***不習慣停下來,這樣也能夠養活自己,子女不在身邊,他們沒有寄托,唯有以種地作為寄托,這樣也為經濟條件不好的子女減輕經濟負擔。所以他們要忍受子女不在身邊的孤獨,有的可以靠自己的孫子孫女來慰藉自己的孤單,“空巢老人”大多是缺乏子女的關愛。
二、農村“空巢老人”養老所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空巢老人”負擔重,經濟收入低
1.“空巢老人”他們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是子女的撫養費和自己的種地收成。大部分“空巢老人”的家庭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子女很早***外出打工,因為自身的學歷等一些條件,導致他們的經濟收入也不是很高,他們只能勻出一少部分給予父母,很難承擔父母的全部的養老費用,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擁有養老保險或者退休工資,可以自己來承擔自己的養老費用。農村有的老人們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他們晚年依然從事農活,作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來養活自己,因此農村“空巢老人”的經濟收入低。
2.“空巢老人”難以負擔自己的醫療費用。雖然農村推行新農村醫療保險制度,政府負擔了一部分的醫療費用,但是這對于生活在農村地區的“空巢老人”來說是生活中******的一筆開支,可能支付了醫藥費***沒有了生活費。有的特殊情況的“空巢老人”,還需要支付孫子孫女的學費以及基本的生活費用,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在無形當中又加重了老人的負擔。所以他們所得到的不足以滿足自己的養老情況。
(二)農村“空巢老人”心理狀況普遍孤獨
1.由于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外出,使得農村出現“空巢老人”,老人們留在家中,缺少子女們的精神與物質照顧。他們不僅僅要自己養活自己,還要料理家事,還要照顧留在家里的孫子孫女。因此,他們還要承受經濟上的負擔,還要承受精神上的壓力,使得他們出現心理孤獨。
2.造成農村“空巢老人”心理孤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農村大部分青壯年的外出務工,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基本上都是過年回來,看看孩子和父母,與老人的相處時間很少,而且留在家里的孩子一般與老人們的代溝較大,兩者溝通較難;二、子女走出農村后,因為工作忙,經濟不富裕等原因,大部分的子女都選擇利用電話與父母聯系,一般聯系次數都很少,很少給予老人關懷,忽略對老人的關注和照顧;三、農村的生活比較的簡單,白天***是農活,晚上***是吃完飯,看看電視,之后***是休息,很******什么娛樂項目,生活比較空虛、孤獨。
(三)農村“空巢老人”老年保障的不完善
我國的老年保障主要包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在城市中,有的老人擁有企業退休工資,這也是企業對老人們養老的保障之一,養老的場所一般是在家里和養老機構。不過,目前我國的農村老年保障制度并不是很完善,有的經濟落后的地區根本***沒此種制度的存在,使得多數空巢老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1.醫療保險方面,農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得到推廣,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農村合作醫療的規定的報銷的部分仍然是“空巢老人”難以逾越的醫療門檻。老人經常會有身體的疼痛和疾病,他們的收入僅僅維持基本的生活無法去支付自己的醫藥費。大多數的“空巢老人”的家庭經濟狀況不富裕,他們往往是處于吃飯和看病的兩難境地。
2.養老保險方面,農村沒有廣泛的推行,養老保障是需要老人大量的******投入,你買的多,你得到的保障***大。農村“空巢老人”的經濟收入***不允許他們購買養老保險,所以農村實行養老保險不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3.農村并沒有大型的企業,都是自給自足的經濟方式,所以也不會存在企業實行的退休工資來保障老人的養老,所以也沒有作用。
4.農村的養老機構一般***是養老院,在規模、數量、質量上都是不健全的,不能應付老人的現狀,而且“空巢老人”考慮到子女的經濟狀況,不會讓子女送自己到養老院進行老年生活。
三、應對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的措施
(一)國家要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經濟收入,對“空巢老人”進行經濟上的補貼,解決老人的物質上的問題。
1.空巢老人經濟收入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好壞的關鍵因素,農村空巢老人的經濟支持主要來自其子女,而他們的子女中多數人是在城市里從事低層次的體力勞動,收入除了滿足自己和子女的生活和求學需求外,不可能拿出更多的******支持老人。因此,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財政投入,不僅要對貧困農村給予更多的財政補貼,更要加強對空巢老人經濟收入的了解,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如設立養老基金和老年貧困基金等予以扶持,******其生活質量。
2.加快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逐步實現農村養老的社會化。社會化的養老方式,是與現代化社會相適應而有效分散風險的制度。目前,農村老人還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家庭贍養,而子女的外出務工并不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援助,這***意味著留守的空巢老人如果單純依賴家庭養老則有著較大的風險和不可預見性。農村養老保險試推行十幾年來,盡管目前還有不少困難,在實際運行中也遇到了挑戰,但只要在總結經驗教訓、結合農村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加以不斷調整和完善,農村的空巢家庭老人***逐漸能從其中受益。
3.提高農村空巢老人的社會適應能力,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許多老人沒有自己的愛好,不愿意參加社會活動和公益活動,這只能增加自己的寂寞和孤獨感,這對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沒有任何好處,所以晚年培養自己的愛好、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很重要??粘布彝ダ先碎e暇寂寞的時間較多,可以鼓勵他們從事自己感興趣的社會活動,增設適合老人的活動場所和設施。
(二)社會共同幫助“空巢老人”走出心理孤獨,解決精神上的孤獨
1.首先當然是子女對老人的關愛,讓老人在精神上不再孤獨,子女長期不在身邊,對于農村老人來說,等于失去了與自己親人交流的機會,他們慢慢***會感覺自己被親人拋棄,與社會脫節的感覺,所以他們在精神上感到孤獨,外出的務工的子女,不要為了搞好家里的經濟,改善老人的物質生活條件,而忽視了老人同樣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們可以經常打電話回來,與老人溝通,不要只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回來陪老人,也可以是時不時的回來陪老人吃個飯,聊個天,但是這也要考慮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如果經濟情況不允許,也可以減少次數,盡量的滿足老人們精神上的需要。
2.當地政府需要完善農村的精神文化。農村不能還是白天種地,晚上睡覺的生活方式,社會在發展,農村在精神娛樂方面也要發展。農村的娛樂方式要多元化,看看電視,串門無法滿足“空巢老人”。當地鄉村政府可以定期邀請“空巢老人”表演節目,舉辦聯歡晚會;鄉政府也可以舉行興趣小組,開班老年課堂,邀請大學生來教導“空巢老人”知識,讓老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讓他們的生活得到充實,重新找到精神寄托。
3.重視家庭贍養,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家庭養老是我國的傳統養老模式,今后在農村仍占主要地位。各級政府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之風,弘揚傳統美德,表彰敬老養老******,譴責不盡孝道行為。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應承擔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在子女恪盡贍養義務的前提下,“分而不離”也是一種值得重視的家庭養老模式,但要教育分住的子女?;丶铱纯?,幫助父母做點家務,溝通情感,照料生活。